电子车牌离你我的私家车还有多远

电子车牌离你我的私家车还有多远

进入2019年,网上又在流传“电子车牌要强制安装,全面推广”等谣言。虽然已经被多次辟谣,但电子车牌对于车辆管理、对于未来交通的发展,还是很重要的。近日有报道称,港珠澳大桥开通两个月办了2500副临时电子车牌,可见电子车牌在各个方面的试点还在不断开拓。

私家车逃不过电子车牌的手心?

电子车牌的官方名称是——汽车电子标识(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, EVI),它是一种射频识别(RFID)电子标签,是车辆的“电子身份证”。

对于私家车主来讲,电子车牌未来对其影响最大的,有三个方面:收拥堵费、路边停车和车辆管理。

第一是收拥堵费

在一些征收拥堵费的国度,多数都是通过路面上的电子设备识别出车辆行驶地区及进出时间,计算征收费用的。现在,我国准备效仿伦敦、新加坡等城市,在特定城区征收拥堵费。但方案的实施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:第一,所有汽车装电子车牌;第二,征收区域所有进出路口配置监测设备,运用电子车牌读取设备进行监测。即便车辆以200km/h的速率通过路面监测点时,读取精确率也能到达99.9%,从而保障收费的准确性。在雪天、雨天、风天也不受影响,全天候精准记录。有关这个话题,值得写专文探讨,这里就不展开了。

第二是大中城市电子停车

电子车牌对于城市停车管理的重要意义,就在于它从四个方面:公共停车、单位停车、小区停车和商业停车,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提供解决路径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路边停车。

单位停车场、小区停车场、商业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在电子车牌普及的情况下,通过安装车辆智能门禁,停车场自动进出及交通诱导服务,实现快捷通行及车辆进出安全管理并提供交通诱导服务,车主满意度会提高。

目前城市停车最难管理的是城市公共停车位(公共停车场+路边停车位)。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稀缺性导致停车收费水涨船高之后,城市公共停车目前收费模式跑冒滴漏严重,停车收费用途不透明争议巨大,需要进行彻底改革。

因此,城市公共停车场未来将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优良资产,会集中管理并设立统一的城市停车运营公司。届时路边停车会非常规范,这对于私家车会有利有弊。原来与停车管理员的议价空间没有了,停车支出会增加。北京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电子停车管理试点。有关这个话题,也值得写专文探讨,看北京试点状况,可以跟踪探讨。

第三是车辆管理电子化

电子车牌未来将成为未来车辆信息的一体化集成平台。所有的车辆信息、行驶证、环保标签、交强险、保单、通行证等都可集中在电子车牌中。电子车牌能使机动车注册信息电子化,具备车辆的自动电子识别功能。利用这些大数据,公安部门可以进行查验;环保和保险部门可进行核实检验记录(如环保检测、保险购买等)。极端场景,未来再也不用频繁去车管所,众多事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办理了。这是对私家车主比较有利的一个方面。但对已经习惯经常跑交管部门的车主来说,这点便利其实没有太多的吸引力!

未来还要翻过几重山?

目前,国内电子车牌试点,基本上采取分三步走的方式。第一步:重点车辆安装电子车牌;第二步:私家车辆安装电子车牌;第三步:构建电子车牌商业应用生态圈。尽管目前电子车牌的国家标准已经出台实施,但电子车牌离私家还很远,它要修成正果,要翻的不止一座大山,按目前这种推广速度,可能会演化成一个美丽的大饼,看得见,吃不到!

立法关:强制安装还是自愿安装?

就和深圳试点一样,电子车牌推广,需要进行全国立法或试点地区相关法规的修改。例如,2014年7月,深圳市修订了《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》《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》,将“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‘电子车牌’处罚1000元”列入征求意见稿,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最后定为500元,也只在八类重点上实施,和私家车没有关联。

电子车牌立法可以解决两大类问题,第一,是通过电子车牌及系统采集的数据,可以作为执法依据,第二是强制安装电子车牌的规定。深圳只对八类重点车辆实施强制安装,未对私家车强制安装电子车牌。重庆试点,当年因薄熙来主政重庆的强势,王立军任公安局长,强迫所有车辆安装了电子车牌,现在看是一个特例。

因此,私家车是否被强制安装电子车牌是一个重要的试金石,它事关电子车牌安装的合法性。在无锡试点过程中,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缺少立法,因而私家车配合度很低。未来在一个城市中推广电子车牌,收取拥堵费,必须要有规定和立法,强制安装电子车牌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成本关:认证管理与产业发展

电子车牌在全国的全面推广,项目的整体规模还是比较大的。截至2018年6月底,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.19亿辆,其中汽车保有量达2.29亿辆,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载客汽车和微型载客汽车(私家车)保有量达1.8亿辆,占汽车总量的78.6%。全国有58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,较去年同期增加9个城市,其中26个城市超200万辆,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上海、苏州、深圳、郑州等7个城市超300万辆。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,机动车驾驶人数量也呈现同步增长趋势。截至6月底,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已达3.96亿人,其中,男性驾驶人占70.7%,女性驾驶人占29.3%。因此,电子车牌若全国推广,覆盖人群众多,社会影响不言而喻。

初步匡算,全国整个电子车牌推广费用在1000亿元以上。以试点城市的实际投入测算,一个50万辆汽车的中等城市,第一期工程初始投入,基本上在2000-3000万元左右即可支撑;第二期工程,需要全面推广电子车牌,因此投入比较巨大。第三期工程,若启动电子车牌的商业开发和商业应用,需要巨大的商业投入和推广费用。

目前,想参与电子车牌试点的企业,公安部采取认证管理的办法,对电子车牌生产及读卡器中的加密模块,采取独家授权的方式。在未来试点工作完成之后,若这部分的费用成本不大幅度下降,则电子车牌的普及会大受影响;随之的商业开发和商业应用会更难进行。因此,更多的商业资金和社会资本介入,是整个电子车牌推广应用是否会进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。

部门关:交通部与公安部

由于我国特殊的交通管理体制,交通管理涉及两个重要部门——公安部和交通部,其中的关联和区别,作为普通车主的我们,一直不是特别清晰。大致是公安管车辆、司机和违规情况,交通部管建设、公路、水路、港口等。对于电子车牌来讲,最直接的就是交通部推广应用的ETC怎么办?电子车牌能否用于公路收费?

其实,车主安装ETC,方便高速收费是一个主要的动力,若电子车牌在高速收费上不能用,车主自愿装电子车牌的动力会很小,除非有其他便利,如免年检或商业应用的诱惑。

自2015年ETC全国联网后,ETC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。据中国路网发布的统计,截至2018年6月底,全国29个联网省份共有收费站8815个,ETC专用车道17744条,MTC车道58075条,混合车道2770条。ETC用户约6653万,其中客车用户为6204.4万,占ETC用户总量93.25%,货车用户约为448.8万,占用户总量的6.75%。

因此,即使是电子车牌全国推广,ETC也已经尾大不掉,不可能被替代掉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会ETC与电子车牌共生共存,这是比较好的一种结果。若公安与交通互不相让,将会非常麻烦,对商业应用的推广非常不力,毕竟商业空间缩小后,资本的兴趣自然会下降。

应用关:生态圈与应用链

仔细分析电子车牌的推广之后,我们就不难发现,其基点是建立在便于管理的基础之上的,而不是便于车主的基点之上。电子车牌最早的应用功能,也是利于公安交管的用处大,利民的用处小,有些试点城市,开始分批分步骤在私家车上安装电子车牌,但实际的商业应用,如城市停车、汽车服务、汽车消费基本上没有跟进和开展,开发电子车牌丰富的商业应用,构建完整的生态圈和长长的应用链条,则是电子车牌普及的关键。否则,即使电子车牌成为标配,若公安部对私家车不强制安装,它将一直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。

终局:拖延太久可能被替代

电子车牌目前的这种推广路径,会拖延很久,若长期不能有效推广,电子车牌的推广会演变成鸡肋,存在众多变数。

前装还是后装?

电子车牌是前装(在新车出售前安装)还是后装(在新车出售后安装),本身就值得探讨。前装,有利于私家车普及电子车牌;后装,主要是考虑大批的存量汽车。其实,前装或后装还关乎电子车牌系统设计的技术路线和应用技术选择。目前电子车牌粘贴在前挡风玻璃前端这种方式,是便于存量汽车安装电子车牌,但不利于未来车联网的应用和升级。

未来车联网发展的必然性,为电子车牌与自动驾驶相结合提供了契机。在车联网时代,主流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是基于以雷达、摄像头为核心的传感器,实现传统的单车人工智能方式。但单车的人工智能感知需要极高的成功率才能上路,此前特斯拉的Autopilo就因为感知问题酿出了车祸。而车联网时代,V2V是基础,智能化的电子车牌可以通过通信、定位等其他类型的传感器,将信息传递给智能感知模块,检测车辆所处的环境,通过车与车之间数据信息的交换,做出有效行驶决策,但相应地,这对通讯技术的要求极高,同时也就对基础保障要求提高。

简单分析,电子车牌是无源的,也就是用电池的,不能支持车联网通讯。车联网一定会是有源的,也就是会用汽车动力的。未来电子车牌可以被整合在新未来车的T-BOX里面,也就会意味着目前的电子车牌系统会被替代。

新未来车变局?

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,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,一定会上路行驶。因此,汽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都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。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出交通事故,是应该生产厂家赔偿?还是车主赔偿?不可抗的极端天气出现后,断电、断网,无交通信号,无网络支撑,谁要对此负责?公安还能否界定事故责任方都会成为问题。因此,面向未来的电子车牌,将发生众多的不确定因素。

新潮电子车牌?

对很多人来说,车牌只是一块“金属板”,除了显示车牌号以外,不太可能有其他功能。来自美国的Reviver Auto公司,在北美车展上推出了一款名叫“RPlate Pro”的电子车牌,开启了车牌的无限种可能。这款电子车牌的外观看起来就像是变厚的车牌,由保护玻璃、显示面板、主机板、电池、框架与底板组成。安装方式也很简单,只要先将底板安装在车身上,再把车牌嵌入、并锁上防盗螺丝即可完成。对一般车主来说,换上“RPlate Pro”电子车牌后,只要通过浏览器登入管理介面,就能够完成注册与续约等工作,不用再到车管所去排队;只要通过监管单位的审核即可。另外,它还能显示个性化讯息:例如,若车辆被盗,车主报警后,完全通过后台,在电子车牌上显示“贼在车上!!!”。而对私家车来说,“RPlate Pro”还能玩的花样更多,比如,可以玩弹幕,对前车发超车信息“兄弟帮忙,我要超车!!!”,若行车之间发生不愉快,不用下车,在车上就可以表示不满等等。

目前Reviver Auto公司尚未公布“RPlate Pro”的定价,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已经表示,预计会发出10万面电子车牌。除了加州以外,亚利桑那州、德克萨斯州与佛罗里达州都有望开始使用电子车牌,将来中国电子车牌PK美国电子车牌,是一个更好玩的事情。

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,是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解决措施,而将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,是未来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。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长君认为,当前我国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较低。基于视频图像技术的汽车身份识别效果难以满足智慧城市交通管理、公众出行服务、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的要求,迫切需要应用先进、成熟、高可靠的汽车电子身份识别技术,提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。

目前,电子车牌的试点经验,对全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。尽管摄像头进化得飞快,但过多依赖图像处理技术,还是有其不能解决的死角问题。而依托电子车牌系统所建立的庞大的“智能交通物联网”,可以为全国物联网建设提供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样板工程。

因此,电子车牌及其系统的应用,现在看也是一个过渡型的技术,并不成熟和完善。随着物联技术、5G、无人驾驶技术的突飞猛进,与车结合产生新的更迭,肯定会发生。因此,我们应该欢迎电子车牌快速、高效、开放地进行试验,而对于私家车来说,也应该用开放的态度欢迎电子车牌推广,电子车牌说到底,也就是一个电子的牌牌而已!